婺源-好山、好水、好人家
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、田野尽头的古村落、静谧恬静的小桥流水、美味可口的乡村素食;还有载了满车的欢声笑语、品婺论源……一幕一幕,仿若一幅水墨山水画,在安静的午夜,清晰无比,精妙绝伦。
沿途的婺源风景
怀揣着对婺源的遐想,我们11个同学组成一只婺源自助旅游团踏上了征途,由朋友小戴领团,因为他是婺源人,一切都轻车熟路。29号从南昌出发,坐火车到景德镇,然后中转包车,来到了离婺源县城不远的宾馆住宿(小戴家开的,所以住宿费很便宜了)。一路上,远近高低、烟雨朦胧中感受着的花草满地,山水相间。因为错过了来婺源的最好时节三四月,没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油菜花,不过其山间依稀可以看到夹杂着的几棵桃树、梨树,也都不甘寂寞的盛开着鲜花。再加上散落其中的徽州村落,另人陶醉,让人流连。很想把周围的景致拍下来,可惜一辆面包车除了人早已没有空间让我们拍摄了,不过用眼睛记录,用心灵去感受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吧,更何况司机和我们的团长都说了,到了真正的景点,够拍几部数码的了。
旅程的第一站,我们来到了大彰山。看介绍似乎海拔有1600多米,我们并没有到达山顶,不过也爬到了足够高,和龙腾瀑布来了个亲密接触。在山脚下已是正午时分了,我们这些驴友们在一家店里吃了面,品了茶,茶足面饱之后,向老板娘借了几个斗笠开始攀登山路,由于前几天下过雨,所以此时爬山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,能够看到急流的雨水在怪石群中肆意穿梭,千丈的瀑布直流而下,有点诗句中一泻千里的味道。这种场景处处皆是,也是我们驴友们拍照合影的最佳景致,即使有时比较危险,我们也毫不畏惧,无不攀岩爬树摆着酷酷的造型,此景象不能说奇,也不是此处仅有,却可称其壮而可观。山中还有有很多古树,尤以樟树甚。我想这些奇形怪状的古樟树多有几百年的历史了。他们张牙舞爪,树干虬曲,浓荫如盖,有着仅属于古徽州的古意和沧桑,半山腰的一座拱桥和一棵古樟相依而立,桥下是涓涓细流,互相映衬,美妙得很。朦朦胧胧的晨雾,缥缥缈缈的树影,浓浓淡淡,似有若无,像是水墨画。下山等车的时候,在一个阁楼中歇脚,那里卖一些婺源的特产,还有自家酿的酒水,有各种水果味的,淡淡的,酸酸的,不过装入竹筒中还别有一番风昧,索性就买了一筒回来品个够。
味浓香醇的婺源菜
还没到达婺源,团长,驴友,司机就说婺源的农家菜堪称一绝,婺源的美食也是组成驴友们想来探访的一个缘由。荷包红锂鱼肯定是婺源美食中推荐指数最高的了。据说,婺源荷包红鲤鱼肉嫩味美,鱼肉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鲤鱼高,兼有滋补和药用价值,是极受人们喜爱的珍贵食用鱼类。其实想也想得到,在这样好山好水下生活的红鲤鱼不好吃也不太可能了,到达婺源的第一天就吃到了,是团长小戴家做的,鲤鱼一上,只见鱼架,不见鱼肉了,可想而知它的美味,我也在如饿狼中抢到一块鲜嫩的鱼肉,确实可口,名副其实,真是超赞,恐怕连大长今也要折服了!在婺源的几天里,我们还吃到了水笋,蕨菜,萝卜干等等素食,这些素食都是农家的拿手菜,价格也便宜,所以我们接连吃了三天,到最后终于尝到了三日不食肉味的苦头,驴友们再也受不了了就奔婺源县城大排档,水煮店吃了个遍,还真没有发现不好吃的地方。婺源菜味浓,口感虽重却不失香醇,品尝婺源菜,不但有真正的地方风味,更能加深对婺源历史、文化、民俗、风情的了解,而且可以收到陶冶情操,愉悦放松的效果。
永远黑白的房子、古老的香樟、充满乡土气息的食品,构成了对婺源的全部记忆。还有那种叫婺源的温情,像淡淡的清酒,永远停留在唇边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。离开婺源,心中仍然回荡着那份清新,那份宁静……
位于婺源北部的大鄣山卧龙谷景区
版权声明:本文为转载自互联网,再次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原文链接: /yxwy/476.html